
文 | Joy 编 | 小爱
最近在一次敬拜服事中司琴时,忽然有种强烈的空虚感。
不是因为弹错了什么,而是那种“我又是在重复”的无力感。
我做司琴已经整整10年了,从第一次战战兢兢地坐在琴前,到现在能熟练地跟主领、配乐队,我以为自己早已稳了。
但说实话,我稳的,只是那一套10年前就学会的几招技巧——我靠吃这“老本”弹了10年。
/
一开始那点乐理知识、几个顺手的和弦套路、一些常用的敬拜歌曲,撑过了我大部分的服事场合。
我也很“省事”地习惯了这种状态——熟练、应付得来、不出差错,看起来不错。
但慢慢地,我发现自己变了。
变得不再期待练琴,也不再期待敬拜,我总是害怕尝试新风格的歌曲,不敢面对技术更好的乐手,也无法真正“听”到敬拜里别人的声音——因为我太专注于如何掩盖自己的停滞不前。
有时候我安慰自己说:“你不是在演奏,是在敬拜。”但我心里明白,服事不等于原地踏步。敬拜是灵里的流动,不是旧皮袋装新酒。
直到有一天,我们团队来了一位年轻的司琴。我看他的手法并不是很成熟,但他弹琴敬拜的时候却是满有热情。
他弹奏的手法我10年前就会了,但是他的热情让我非常惭愧。
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:我已经很久没有“学习”的热情了,我不是在成长,而是在原地踏步。
我以为10年是积累,但回头看,是“冻结”了太久。
/
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翔哥在《被呼召的敬拜者》课程里“学习的敬拜者”那一课上引用的金句:
年轻人哪,你一旦停止学习,连你已有的知识也要遗忘。(箴 19:27 现代译本)
于是我决定重新开始,必须看到自己的进步,不想再停滞不前。
我开始尝试认识新的和弦色彩,学习新的曲风,扒带,认真对待每一次服事,并且常常问自己“我为什么要司琴”。
我再一次让自己做回一个学生,带着好奇心,带着敬畏感,也带着对音乐热爱和对敬拜的渴望。
吃了10年的老本,够了。
从今天开始,我要成为新皮袋,好盛装新酒,为我自己,也为我敬拜的那位,因为他值得我献上最好的。
彼此共勉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