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 | Asaph 编 | 小爱
敬拜团是个特别的存在。
外人眼中,我们是带下“属灵气氛”的人,是“会场的开场键”,是“最接近火的那群人”。
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——台上那几首歌背后,藏着多少疲惫、拉扯、委屈和挣扎。
有些话,我们一直没说出口。
今天,想借这篇文章,来和家人们分享一些敬拜团不敢说的真心话。
01.
“有时候,我连自己都带不动,还要带大家敬拜。”
我们在台上呼喊、宣告,邀请大家进入回应。
但只有自己知道,也许前一晚刚和另一半大吵一架,早上还在心里拉扯,或者最近刚跟同工闹不愉快。
我们不是不敬虔,我们只是普通人。
有时候连自己都需要被扶一把的时候,却还要站着扶别人。
02.
“有时候我真的不想来彩排。”
不是偷懒,不是不负责任。
是累了,是真的累了。
生活的压力、工作的疲惫、人际的耗损,有时候连一首歌都懒得听完。
但我们还是来了。
因为心里知道:这不只是责任,是一种回应。
03.
“我也会嫉妒别人比我好。”
我们都知道台上不是比拼技巧的地方,但在一次次安排服事和上台机会的过程中,心里还是会偷偷想:
“为什么不是我?”
“我也可以带得很好啊。”
我们努力调整心态,但我们也会羡慕、会挣扎。
04.
“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只是个工具人。”
一大早会众没到我们就到了,开始安装调试设备,灯一亮,音响一响,我们开始服事。
但聚会一结束,我们开始拆卸收拾设备,没人跟我们来说话,也没人问我们累不累。
有的也许只是“你们刚才声音有点太大了。”
我们渴望被看见,但又怕被说成“爱出风头”。
于是我们选择沉默,继续演奏、继续笑着点头。
05.
“我真的很怕,我们的敬拜只剩下流程。”
学歌、练习、编排、彩排、上台、收尾——一切都顺。
但有时候,心里忽然冒出一个问号:“我们是在敬拜吗?
还是说我们只是在完成一场‘敬拜表演’?”
“TA还在我们中间吗?
还是我们太熟练,已经不需要TA了?”
这不是怀疑,是一种想回到起初的渴望。
⸻
其实,这些我们不敢说的,其实是我们最需要面对的问题。
我们不是“敬拜机器”,我们是人——会累、会嫉妒、会沮丧、会想退出,也会渴望被爱。
但也是这些软弱,让我们更知道:
我们站在台上,是因为接纳我们一切的那一位,我们继续带敬拜。
不是因为我们很好,而是因为TA一直都在。
⸻
给每一位敬拜者的心里话:
• 你不需要完美,才能站在台上;
• 你不需要强撑,才算敬虔;
• 你可以软弱、可以哭、可以问为什么。
只要你愿意,TA就可以接住你。
敬拜的火,不是从表现点燃的,是从“真实的人,向真实的TA,献上真实的回应”燃起的。
⸻
欢迎留言:
在你的敬拜路上,有没有什么你不敢说的真心话?让我们一起走这条“真实敬拜”的路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