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耐德发声法声乐集训课
很多同学唱歌的时候很害怕一样在那边,唱起歌来声音发虚发颤,可是又不是真的唱那种颤音,就只是没力气的那种颤抖。
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没有用你的身体去支撑,所以你必须要调整你身体的状态,你横膈肌需要练起来。
施耐德发声法很多练习都是帮助我们练这一块,让我们横隔肌可以更好的发力,你这里如果发力不发起来就很难。
你怎么去辨别发力的是不是你的横隔肌呢?那就需要掌握“内缩上升往上提”的技巧。
前面你的腹肌,背后命门两侧的里脊肉你,也就是脊椎两侧那两条肌肉要用力起来。
可是实际上当你唱歌的时候,我们还有介绍三角肌,三角肌连着你的胸肌,前面这些全部都是要帮助你横隔膜发力的时候支撑的。

所以你留意一下,当你说上身往上提你的横隔膜的时候,其实你的背还有这一块肌肉其实是出力的。
男生比较没有感觉,因为男生本身比较有力气,可是女生当你开始真正用你全身的肌肉在运动的时候,你唱完整一圈都是酸的,这是正常的。
所以如果你练完觉得身体都没有什么,你明天睡醒了还是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,就表示你没有用力,你还是在用你的胸部喉腔在发声。
因为你不习惯发力的感觉,所以这样这一块你就需要练。也许你的声音有那个音高,只是不知道怎么把它维持定在那里。
长期跟着施耐德发声法进行练习,会帮助你养成肌肉记忆,以至于可以更好的在歌唱的时候发力和支撑。
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扫码或阅读原文订阅:

意大利籍犹太裔Dr. Schneider的“施耐德发声法”,是一个非常科学、有系统、应用面广的基础发声法,这个发声法的目标,就是要把“人声器乐化”,也就是说当受过同样“施耐德发声法”训练的人,其歌声产生的效果是趋于相同的。
歌唱不是单纯的声带发音,把声音从嘴巴唱出来而已,好的歌唱是把整个人的身体运用起来,这样发出声音来的歌唱,是把人的身体视为一个完整的乐器。
“施耐德发声法”的哲学,就好像上帝创造人,是把人视为一个整体,没有哪一个器官可以说自己是最重要的,所以,“施耐德发声法”的概念也是非常符合上帝创造人概念。
“施耐德发声法”的特色,从一开始就强调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配合,特别是使用腹部、腰部、双腿与臀部的肌力如何支持、控制横隔膜(横隔肌)发力的发声基础,配合口腔、咽腔、嘴型制造出发声的共鸣与元音的控制,来使歌唱的音量、音色、发音吐字达到臻美的境界。
西方歌唱训练有一句名言,“唱好元音好使歌声(此人)听起来像受过训练的歌者”。
有人好奇这个方式是否仅能应用在古典美声歌唱,其实歌唱需要的是一个正确的发声体系,如何演唱不同音乐风格是属于歌唱的模式与技巧,但其发声基础都是相同的,当你有了对的发声方法,才能够扩展音域,避免声带受伤,继之能得到音量的提升、共鸣的凝聚力、音色的饱满度。
因此“施耐德发声法”事实上适用于各种音乐风格,包括美声、流行、爵士或摇滚等。
世界上好的发声法有很多,而“施耐德发声法”不仅仅是对的发声法这么简单,它同时是好的发声法之一,更是走在世界前沿的发声法,它被今天欧洲许多歌剧歌唱家所使用。
熟练“施耐德发声法”可以帮助歌者避免声带的伤害,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“施耐德发声法”的高级体系,也是修复声带的系统。
期待你能够透过这个发声练习,提升歌唱的气息、音量、共鸣、音域与音色的提升,好好的掌握“施耐德发声法”,就不用担心需要修复声带的问题了。
同学们除了可以订阅施耐德发声法《声乐集训课》,也可以订阅下面的《练声曲集》,每天跟着练习,帮助你快速掌握正确的发声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