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人们平安!
为了帮助大家解答关于敬拜服事方面遇到的问题,我们特别推出了“敬拜100问”栏目,这将会是一个教科书级的栏目,适合团队一起学习与讨论。
如果你有想问的问题,可以通过公众号跟我们留言,并备注“敬拜100问”,你的问题可能会被选入到下一期的分享中哦。
关于每一期的问题,也欢迎家人们在下方留言一起参与每次问题的讨论,贡献你的智慧和经验。
今天是我们“敬拜100问”的第26期,今天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是“敬拜团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注意事项”,所以今天给大家准备了:敬拜团的10个“不要”。
WORSHIP Q&A EP26
同学们好!
同学们好!
在周一中午12点的“团队学习”视频号直播中,我陆续和同学们分享了敬拜团的10个“不要”,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总结,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,能更好的建造你们的团队。
#1、不要忽略真理装备
敬拜团队和乐队有一个本质的区别,乐队只是在做音乐,而敬拜团队在做的是敬拜,而敬拜就是必须在灵与真理(心灵和诚实)里,绝对不能忽略真理的装备,而只是专注在音乐上。
虽然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在装备真理,但是针对敬拜团这一个服事,我们需要有许多针对性的真理装备,例如认识敬拜、认识赞美、为什么要唱歌、为什么会用乐器等等,这些都需要有相关真理的学习。
2、不要只关注事务而忽略属灵预备
每次预备一场敬拜,我们都关注在自己要完成的任务,弹琴的关注要怎么弹,打鼓的关注要怎么打,大家都觉得只有主领需要去做属灵的预备。
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只关注事务而忽略属灵的预备。伴唱、乐手甚至是投影和调音都需要为一场服事做属灵预备,例如DG,也可以跟着那周所选的歌曲在家里操练敬拜。
3、不要只关注技术忽略敬拜的焦点
在我们每一场的服事里,我们如果只关注在技术上,而忽略了我们敬拜的焦点,我们就做成了音乐表演了。
在上台之前就要花足够的时间在技术的预备上,以至于在台上的时候可以更加专注的在敬拜上,我建议是82法则,就是尽量做到80%的心思要放在敬拜上,20%的心思放在技术上。
4、不要光顾自己敬拜而忽略台下
我们在台上除了要尽情的敬拜作一个敬拜者的榜样,同时我们也担任了带领者的角色,哪怕是伴唱和乐手们,都是同为一个整体在带领敬拜。
所以我们一方面自己在尽情敬拜,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台下,要察看台下会众的反应和状况,同心协力的将会众带到TA面前,一同献上更好的敬拜。
5、不要忽略个人练习和团队彩排
不只是台上的时间才算是服事和敬拜,我们台下预备的每一分钟,以及我们为了预备自己学习和练习的每一秒钟都是我们的敬拜。
不能自己在家不练到排练那里再练,排练绝对不是陪练,不要让大家陪着你练,排练的目的是彩排,把练好的东西进行彩排,若有什么问题再修改练习和完善。
6、不要不控制音量
无论是歌手还是乐手,控制音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,如果歌手不能很好控制音量,就无法唱出动态和歌曲该有的情感,鼓手不能很好控制音量,会给团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。
不要只是停留在会唱旋律、会打节奏、会弹和弦的阶段,而是要练习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音量掌握歌曲变化的动态,以及在现场合奏时与其他歌手和乐手之间的音量平衡。
7、不要不控制频率
我们除了要懂得控制音量,还要懂得控制频率,这里的频率包括音高频率和音色频率。
主领主唱要选择合适的调,伴唱歌手要知道唱在哪个音域范围以至于制造更好的和声效果,各和声乐器的频率范围不能大家,要彼此补充制造更好的和声层次,例如吉他在低把位演奏时,钢琴则可以把中音区让出来,左右手往两边弹。
8、不要忽略节奏律动的一致性
虽然打击乐器在节奏律动上具备一定的主导性,但是在乐队合奏的时候,每一样乐器都有自己的节奏律动,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保持节奏律动的一致性。
一致性不是指的都弹一样的节奏型,而是要彼此有合一的配合,让节奏律动整体上保持一致性,例如吉他在扫4分音符的扫弦节奏时,钢琴可以弹全音符,听起来还是四分音符的感觉,只是增强了第一拍的强度和小节的丰满度,如果此时钢琴弹8分音符的147拍那么就会很乱。
9、不要忽略和弦的一致性
严格意义上来说,我们乐队的贝斯、钢琴、吉他弹的所有音加在一起构成了当时的和弦,我们必须要保证和弦的一致性,所以首先我们那到的和弦谱都必须要是一致的,不能是各找各的谱。
但贝斯常常会弹过渡音和和弦修饰音,钢琴和吉他都会对每个和弦进行配置(Chord Voicing),会弹很多延伸音以及代理和弦,所以如果大家配置的和弦不能保持一致性就会容易出现问题,例如吉他用的简单粗暴的强力5和弦,而钢琴用的maj11,音乐听起来就会四不像。
10、不要Overplay/过渡演奏
喜欢Overplay的人多少都是带点炫技的心态,所谓的炫技就是想把自己会的技巧表现出来,但我们要知道,我们是在献祭,不是在炫技,我们不需要在任何的时候都要把会的技巧表现出来,好的音乐就是没有一个多余的音,每个音似乎都是精挑细选的。
所以我并不鼓励一味的追求和掌握更多的技术,因为但凡我们掌握了一些技术,我们都会习惯性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弹出来,例如学多了Linear(线性律动)的鼓手很难稳稳的打好“动次大次”,所以我建议学一点用一点,并且重点学习实用的和够用的,然后慢慢积累。
# 总结
同学们,今天分享的这10个不要,你们有躺枪吗?让我们一起共勉吧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,欢迎家人们在下方留言一起参与每次问题的讨论,贡献你的智慧和经验。
如果你有想问的问题,也可以通过公众号跟我们留言,并备注“敬拜100问”,你的问题可能会被选入到下一期的分享中哦。
祝福你们!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