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午的视频号直播中,翔哥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,就是“玩音乐”的心态对学音乐的重要性。
当我们去看英文的演奏音乐用的是”Play Music”,而“Play”这个词同时也可以翻译成“玩”。
今天,就来和同学们讲讲“玩音乐”的心态为什么那么重要。
一、放松自如的心态
在许多人眼中,演奏音乐是需要高度专注和技术支持的复杂活动。然而,真正打动人心的演奏往往来自于放松自如的状态。
在这个状态下,演奏者不仅能精准表达音乐的情感,也能展现出与其他乐器之间的紧密配合。
演奏音乐并不意味着紧张地一遍遍琢磨每一个音符和技巧,反而是让自己沉浸在音乐的流动中,感受旋律的起伏。
音乐的创作和表现需要自由与创造力,而过度紧绷的状态只会限制这种自由。
“玩音乐”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跳脱固定的框架,打开更宽广的创作空间。
例如,当你放松的时候,音乐会更自然地流淌出来,你能更好地聆听内心的声音,甚至能通过即兴演奏来发现一些新的音符或节奏。
这种自由探索的过程就像是“玩”音符一样,带有一种探索和享受的心态,最终为你的演奏增添了更多情感和生命力。
同时,身体与音乐的连接也是密不可分的。
紧张的肌肉会让你在演奏时感到不适,进而影响手指的灵活性和音质的表现。
许多优秀的音乐家都强调,放松的身体状态是演奏技巧和表现力的基础。这对于演唱或演奏任何乐器都至关重要。
每一次的指法、每一段旋律的演唱,都是身体与音乐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保持放松的状态,还能避免身体的疲劳或伤痛,能让你在演奏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。
比如,在弹奏钢琴或吉他时,保持手腕和手指的自然弯曲,可以使动作更加流畅、自然。这在我们的司琴课和吉他课上都是反复在强调的。
而当你不再为每个音符担忧时,你的身体也能在最舒适的状态下,发挥出最好的演奏效果。
二、回归小孩子的心态
“玩音乐”的心态,就好比回归到小孩字的样式和心态。
在音乐的世界里,我们不必过于拘泥于技巧或外界的评价,而是应该回到最初的心态——像孩子一样纯粹、真诚地去“玩”它。
小孩字会大胆的尝试和探索,不在乎别人的眼光,也没有太多过去的框架、经验和模式。
小孩子会释放无限的创造力,因为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,他们的思维不受拘束,能够大胆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声音。
以小孩子的心态来玩音乐,可以帮助你摆脱常规的框架,激发无限的创意和灵感。
小孩子不会过多担心技巧或完美,而是倾听内心的声音,他们喜欢无畏的表达,真实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情感。
小孩子在学习新技能时经常经历试错过程,但他们不害怕失败,总是充满信心地去尝试。
同时,小孩子的表达是开放和真诚的,这种没有伪装的、真诚的情感表达恰恰也是我们在演奏音乐时最重要的。
特别是在敬拜音乐上,心灵和诚实永远都是最重要的。
三、享受音乐
在演奏音乐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并非仅仅是技巧的掌握或是外界的评价,而是要享受演奏音乐的过程。
我们敬拜也一样,我们不仅在献上敬拜,也要享受我们敬拜的这个过程(不是享受敬拜)。
享受音乐,是每个演奏者内心深处的动力源泉,也是演奏质量的关键,这就是为什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因为有兴趣的人才会享受过程。
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语言,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,我们需要享受这个表达的过程,才能把音乐表达好。
因为音乐并非仅仅是机械的音符排列,它是有灵魂的艺术表达。
当我们在演奏时,要享受音乐的每个细节,听到每个音符背后的意义时,演奏会变得不再是冷冰冰的技巧展示,而是充满情感和灵性的表达。
同时,学习音乐是一个漫长的旅程,而在这个旅程中,保持热情和动力至关重要。
享受音乐本身,是让这种热情得以持续的关键。当我们真正享受演奏音乐的过程时,我们的内心便会充满源源不断的动力,去面对练习中的挑战,去突破演奏中的困难。
如果把演奏视为一项苦差事,那么无论技巧多么娴熟,都难以持久的投入与专注。
同学们,不管我们是在学司琴还是学吉他,是在学唱歌还是在学编曲,让我们从今天开始,尝试用“玩音乐”的心态来学音乐,我相信你会学得更好的!
祝福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