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 | 翔巴德 编 | 小爱
昨天我们在《敬拜主领控场3大技巧,帮助你带好敬拜!》中讲到了主领要预备开场白和引导句,因为身为敬拜主领,“说话”是带敬拜时非常关键的一环。
但你有没有发现——有些话一出口,气氛就很尴尬;大家本来还在进入,突然就“断线”;甚至有人会想:“他到底在讲什么啊?”
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,敬拜主领台上最容易踩的5大说话禁忌,以及你可以怎么说才更有“带领力”。
站在台上的主领很容易发现,台下常常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开口唱,特别是在前面两首歌的时候。
所以有些主领喜欢说:大家怎么都不唱啊?后面的弟兄们怎么都不开口啊?
初衷是鼓励参与,但听起来却像“责备”或“抱怨”。结果就是让人更尴尬、更沉默。
或者当我们邀请弟兄姊妹一起拍手,但往往拍手的总是少部分人,这种场面确实有点“冷”,所以有些主领会说:怎么都不拍手啊 ?
这种命令式语言却让效果适得其反。
✅ 更好的说法:
“让我们一起用这首歌来回应祂。”
“弟兄姊妹,来,让我们一起唱。”
“让这首歌成为你的DG。”
“让我们用身体表达我们的敬拜。”
“我们可以自由地举手、闭眼、安静或歌唱。”
🎯 邀请式语言代替责备式语言。
🎯 尊重+自由感 = 更真实的敬拜参与。
每个人平时听的歌曲都不一样,对一首歌的熟练程度也会不一样。
当我们在台上带一首歌曲的时候,哪怕那首歌再经典再流行,也可能会有人不会。
问这样的问题看似轻松,实则容易让不熟悉的人感到被排除。
如果真有新人或访客,他们可能会觉得没有归属感。
✅ 更好的说法:
“如果你对这首歌不熟,跟我们先唱两遍好不好?”
“会唱的弟兄姊妹,让我们一起大声一点好不好?”
🎯 包容感+陪伴感 > 熟人小圈感。
如果是主持人主持节目或者活动,通常会听到这样的互动环节:“新娘美不美?”台下会很大声的喊:“美!”
主持人依然会说:“再大声一点!听不见!”
所以有些主领也会用类似的方式:“YS好不好?”台下会大声的喊:“好!”
主领会说:“再大声一点!听不见!”
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,主领不是主持,千万不要把一些主持人的主持话术搬到敬拜的台上。
听起来会让人感觉到责备感和浮夸感,况且“听不见”这句话还有点说谎的性质。
✅ 更好的说法:
“让我们再一次,大声地唱出这句真理!”
“祂配得我们更大声的赞美!”
“让我们再大声一点!”
“你觉得够吗?”
很多主领喜欢在带领的时候分享一些个人感受,如果简洁有力且适当的分享是会带来积极的效果,但也有可能带来不好的效果。
因为太多私人感受会让敬拜偏离“大家一起”的重心。
例如:“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”,当我们在话语中“夹带私货”的时候,无形当中和那些真的不喜欢这首歌的人形成了隔阂。
或者:“上次有个弟兄伤害了我,这首歌给我很大的力量,让我饶恕了他”,这一定会让人对号入座,而对号入座的他们会想:“你伤害的我不算吗?”
同时还会勾起许多八卦的心:“到底是谁伤害了他?”
✅ 更好的说法:
“盼望这首歌把我们的心带回祂的面前!”
“若有受伤的,若有无法饶恕的,让我们都来到祂面前!”
很多主领喜欢用一些“祂说”、“祂告诉我”、“祂要你”等类的Prophetic Words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
如果后面接的是一些书上的话,那么问题还不大,如果是接的一些未经查验的领受、指方向的命令性话语、或者预警式的话语,那么危险性就会很大。
例如:祂告诉我,我们当中有人彼此不饶恕;祂告诉我,我们当中有人正在面临重大的选择…你要…
有知识的言语是不够的,还需要有智慧的言语,即使你真的有清楚的领受,你作为敬拜主领,也只需要用你的恩赐,站在你当时的职分上,通过智慧的方式来传递。
比如说,经过查验,谨慎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唱出来(Prophetic Worship)就是一种很有智慧的方式。
例如我真的感受到有人彼此不饶恕,也确定当时是合适的时机加入这个服事,我可能会唱:求你免我的债, 如同我免了人的债。
✅ 更好的说法:
引用书上的话;
站在自己的角度唱出来;
总而言之,Prophetic的服事要非常谨慎,因为能力很大,破坏力也很大,一定要尊重自己团队的文化和规则,不要破坏团队的合一和属灵的次序。
最后请记住,你说的话,可以打开心,也可以打乱场,可以建造人,也可以绊倒人,所以一定要谨慎。
也建议团队可以内部有自己的讨论和学习,尽量要明确,哪些话你们是不可以随便说的,也可以检讨检讨过去都犯过哪些错误。
加油!主领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