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 | Asaph 编 | 小爱
前天发完《唱得好≠带得好!为什么很多会唱的人带不动敬拜?》这篇文章,很多弟兄姊妹纷纷留言,说要求这么高,他们突然觉得自己不会带了😂。
还有家人留言说:唱得好还不行,还要带得好,太不容易了吧。
亲爱的家人们,我们是希望你们可以做得更好,并不是让你们望而却步的哦。
今天,我就要和家人们分享,每次带敬拜前,我都会做这3件事,让你们以后带敬拜可以带得更好。
当然,今天不是讲技巧,而是讲心态的预备。
/
带敬拜这件事,说实话,我一开始也以为就是“上台唱几首歌”。后来才发现,这不仅仅是一段音乐旅程。
所以每一次上台之前,无论状态好不好、有没有时间准备、团队是否完美——我一定会做这三件事。
它们成了我每次带敬拜前“心态预热”的方式,如同唱歌之前要声带预热一样。
很多人上台前忙着对歌词、对节奏、对段落,但我发现——如果每一句歌词不是从心里发出来的,就别指望能带动别人。
所以,我会在彩排前或清晨,安静下来读一遍歌词,不是用眼睛,而是用心。
像DG一样读出来或唱出来,然后问自己:
“我真的相信这句歌词吗?”
“这首歌对我今天的意义是什么?”
“我愿意活出这首歌的宣告吗?”
保罗说:我们要用诗章、颂词和灵歌彼此对说,口唱心和地赞美。
这里用的不是彼此对唱,而是彼此对说,这里很重要。
因为我们唱歌的时候,往往容易忽略歌词,而把重心和焦点放在旋律上,所以唱完一首歌,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唱的歌词内容是什么,就如同唱了一遍Do、Re、Mi。
所以,把歌词用感情从心里朗读出来,这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唱歌的时候更走心。
说实话,带敬拜的压力有时候很大。
- 今天会不会唱错?
- 台下反应冷淡怎么办?
- 音控调得不好会不会影响我?
- 带不好怎么办?
所以在上场前,我会找个角落,或者去一趟洗手间,闭上眼睛,做一个简单的DG:
“愿我不是让人看见我,而是让人看见你。”
“愿我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唱,而是倚靠你的同在。”
这一刻,我不是歌手,不是主领,只是一个器皿。
如果开始之前,团队和讲员再一起做一个开始的DG,那样更能帮助我们在合一里。
我以前站上台,总是紧张别人怎么看我。现在我学会了,看向台下,心里默念:
“他们不是来看我唱歌的,而是和我一起进入一场属灵的旅程,我只是带着他们。”
甚至你可以把他们当成你敬拜团队里面的一群歌手或合唱团,从这点上来看,他们和台上的人性质是一样的。
我也常常会挑一个人(也许是低头的,也许是坐在某个角落里的),默默地为他做一个DG:
“愿这场敬拜成为他的祝福。”
当我心中有“陪伴”的感动,台上的敬拜就会有“连接”的力量。
每一次带敬拜,不是例行公事,而是一场从自己 → 会众 → 天上的爱的流动。
所以别小看准备心态的这三步:
- 唱给自己听
- 把自己交出去
- 与人心连结
很多时候,敬拜的突破,不在技巧里,就在这些“看不见”的心态预备里。
加油!主领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