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 | John 编 | 小爱
在敬拜中弹吉他,看起来很简单,实际上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。
无论你是弹了很久,还是刚上台服事,下面这些常犯的错误,是很多吉他手不知不觉都会中招的!
来看看,你有没有不小心也中招呢?
常见情境:
- 独奏加花、疯狂刷和弦、炫技solo过多
- 全场需要静下来的时候,吉他还在弹一大堆
问题本质:
- 敬拜是引导会众一起进入,不是吉他手的个人秀场。
- 音乐应该托住气氛,而不是喧宾夺主。
改进建议:
- 多听主领和乐队整体声音,留意动态变化。
- 问自己:“我现在弹的,是加分,还是打扰?”
- 有时候,不弹奏,就是最好的弹奏。
常见情境:
- 慌张赶节奏,或时快时慢。
- 忘了注意鼓手、贝斯手的节奏线,自己随性刷。
问题本质:
- 敬拜团队最怕节奏散掉,一人走拍,全场跟着拉垮。
改进建议:
- 平时用节拍器练习,练到身体记得节奏。
- 演出时,眼睛常盯主领、耳朵听鼓手,心里跟拍感走。
- 不求花哨,先求稳定,稳是团队中最宝贵的贡献。
常见情境:
- 一首歌从头刷到尾,和键盘、贝斯、鼓互相“挤来挤去”,
- 结果现场声音“糊成一片”,听不清主旋律和歌词。
问题本质:
- 音乐需要呼吸,敬拜尤其需要空间给人聆听和回应。
改进建议:
- 练习分段式演奏:Verse轻拨点缀,Chorus再加满。
- 学会用分解制造空间感。
- 留一点空白,让圣灵工作,不要“用音符把空间塞满”。
常见情境:
- 歌曲一开就上强扫,导致全曲没有情绪起伏。
- 或者高潮来了,吉他弹得和前面一样平淡。
问题本质:
- 敬拜是一场情感旅程,需要音乐动态配合。
改进建议:
- Intro/Verse:用轻柔的分解和弦
- Pre-Chorus:逐渐加大音量和节奏感
- Chorus:用全和弦或开放和弦(open chords)加强气氛
- Bridge/高潮段:加重冲击感、扫更密集节奏型
- Outro/结束:自然收回、渐弱
常见情境:
- 木吉他声音干巴巴,刺耳没有温度。
- 电吉他开了重失真,吵得盖过主唱。
- 用质量太差的吉他
- 用了复杂的效果器却不懂如何跳出好音色
问题本质:
- 音色直接决定了敬拜的氛围质感,粗糙的音色=粗糙的氛围。
改进建议:
- 木吉他:加点混响(Reverb),让声音更温暖、有空间感。
- 电吉他:用轻过载(light overdrive)谨慎重失真,保持清晰度。
- 电吉他熟悉常用的几种音色基础:
-
- 温暖清透(Clean Warm)
- 轻微饱满(Mild Overdrive)
- 环境感铺垫(Ambient Delay + Reverb)
一套对的音色,能让你即使简单扫和弦,也听起来高级又动人。
真正优秀的敬拜吉他手,是要成为”隐形”的祝福者。不在于你弹得多复杂,而在于你在对的时机,弹对的音,制造对的空间。
当你懂得控制自己、服务整体、用吉他托住敬拜氛围,你的琴声,会成为上帝最温柔的邀请——邀请人们走近祂,遇见祂。
加油!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那场更大、更深的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