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了帮助大家解答关于敬拜服事方面遇到的问题,我们特别推出了“敬拜100问”栏目,这将会是一个教科书级的栏目,适合团队一起学习与讨论。
如果你有想问的问题,可以通过公众号跟我们留言,并备注“敬拜100问”,你的问题可能会被选入到下一期的分享中哦。
关于每一期的问题,也欢迎家人们在下方留言一起参与每次问题的讨论,贡献你的智慧和经验。
今天是我们“敬拜100问”的第46期,今天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是:司琴弹得不好,总是跟不上怎么办?
WORSHIP Q&A EP46
那天直播,有弟兄姊妹在直播间问我:“司琴弹得不好,总是跟不上怎么办?”
其实,这样的场景在许多敬拜团队里都是经常发生的。
问题看似是音乐上的“失误”,但背后却牵涉到团队的态度、心态和成长过程。今天,我们就从三个角度来思考:
需要更多学习与操练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
在团队里,司琴通常承担着伴奏以及氛围营造的角色,可以说是团队里的“顶梁柱”。顶梁柱若不稳,整栋房子就容易晃动。
特别是“小而美”的团队配置下,司琴更是重中之重。
– 基本功是必修课
乐感感、节奏感、和弦配置、和弦进行、调性转换,这些都是司琴的“日常粮食”。
如果节奏总是慢半拍,或者经常弹错和弦,就很容易带乱团队和会众。
如果总是跟不上,那么司琴需要花更多时间反复练习,不仅是对着谱子练,还要尽量练习脱谱,真正让音乐内化在心里和手上。
– 多听多跟,练习Play by ear
很多司琴不是弹不好,而是“听不见”。他们低头只顾着看谱,却没有在听主领唱什么、节奏在哪里。
其实,敬拜团队的合一,很大程度取决于“能不能听到别人”。
司琴要学会训练耳朵:多听原版、多跟主领的呼吸,甚至需要自己在家练习自弹自唱。
在《敬拜司琴即兴伴奏课程》里,我们是非常强调Play by ear的,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看谱的阶段。
– 提前预备好,带着敬畏的心
很多失误不是因为不会,而是因为准备不足。
主领如果提前发了歌单,司琴就要提前熟悉,甚至做好标记。不要等到上台才第一次看谱子,那就太被动了。
音乐不是临时的拼凑,而是需要准备的“献祭”。
追求卓越并不是追求完美,而是用尽所能,把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献上。
给予理解与陪伴
“不要让责备盖过鼓励”。
音乐技巧可以训练,但若人因批评而受伤,可能就会失去进步的动力了。
– 不要一味批评
想象一下,如果司琴在一次聚会后听到的只有“你怎么又错了”、“你拉垮了全场”,他们心里会越来越退缩,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继续服事。
批评不能成为常态,否则会伤人志气。
– 给予成长空间
新手司琴需要时间磨练,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熟。就像一个孩子学走路,总会摔跤,但只有不断练习才能真正学会。
团队需要接纳他们的过程,而不是急于求成。
– 用鼓励代替抱怨
哪怕只是进步了一点点,也要被肯定。比如,这次节奏虽然有错,但整体比上次更稳定,就要点出来,给他们信心。
鼓励像阳光,会让人更愿意伸展。
不要成为比赛的团体,而要成为同行的队伍。
卓越与包容的平衡
若只追求卓越而没有包容,团队可能会越来越专业,但却越来越冷漠,甚至像一支“职业乐队”,而不是一个敬拜团队。
若只有包容而没有卓越,团队虽然可以很温暖,但音乐水平始终原地踏步,甚至很乱,最后还会成为干扰,让会众无法专心进入敬拜。
所以,要我们需要追求平衡,在音乐上不断追求卓越,而在关系上也要不断给予恩典。
回到敬拜的核心
“音乐是工具,不是焦点”。
敬拜的焦点从来不是“音乐有多完美”,而是合一的心和真实的献上。
当然,音乐不能掉以轻心,但若大家的眼光只盯着失误,就容易忽略真正的核心。
– 主领的带动可以成为遮盖
有经验的主领,往往懂得如何用歌声和眼神带动司琴。
比如,当发现节奏掉拍时,可以用更明确的手势或者更强烈的打节奏来“拉一把”。
这样,不仅能挽回现场,也能帮助司琴成长。
但是倘若司琴无论如何都跟不上时,你就要尽量让自己专注在心灵敬拜的里面,不要受司琴的干扰和限制。
– 彩排与默契的积累不可少
很多问题并不是在台上解决的,而是要在台下花时间。
一次好的彩排,不仅是走过流程,更是彼此了解、建立默契。
主领和司琴需要多磨合,找到彼此的呼吸点。
– 提醒大家:敬拜不是表演
在一场音乐会里,也许失误就是失败;但在一场敬拜里,失误不等于失败。
只要团队的心是合一的,会众一样能够被带到正确的焦点。音乐只是工具,那位配得的才是焦点。
现实案例的启发
沙仑是我非常喜欢的主领歌手,歌声如同天籁,主领也总能把我们带到天上。
但和她一起出去服事的乐手不一定是专业的,常常有一些实习同工和她一起。
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一个地方服事,当时彩排的时候,不仅司琴很差,鼓也很乱并且很吵,我的吉他根本无法挽救当时的局面。
彩排结束的时候,她笑着对我们说了一句:好的,我们的彩排就到这里了,你们都很棒,辛苦啦!
我当时目瞪口呆,心想:这就可以啦?
她知道我在想什么,只是对着我笑了笑。
结果你们猜怎么着?后面现场敬拜的时候,不管乐器有多乱,弹的有多差,一点都不影响沙仑的敬拜。
她好像有另外一支看不见的乐队在给她伴奏一样,现场高潮一波又一波,又把我们带到了天上的宝座前。
我想这就是不见一人的境界吧。
司琴需要成长,团队需要陪伴,而大家都需要记得:敬拜的核心不是要做一场无懈可击的演出,而是一颗真实献上的心。
音乐要追求卓越,但关系更需要恩典与鼓励。只有这样,我们的团队才能在音乐与生命里一同成长。
下次当你遇见司琴弹得不够理想时,不妨先问自己:
- 我有没有帮助他在技巧上成长?
- 我有没有在关系上给他鼓励?
- 我们有没有一起把焦点放回到敬拜的本质?
好的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盼望这些分享可以帮助到你们的团队,欢迎家人们在下方留言一起参与每次问题的讨论,贡献你的智慧和经验。
如果你有想问的问题,也可以通过公众号跟我们留言,并备注“敬拜100问”,你的问题可能会被选入到下一期的分享中哦。
祝福你们!
相关阅读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