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 | 翔巴德
每一个站上台的人,都在某种程度上“被看见”。
也许是你拿着麦克风领诗,也许是你讲了一篇信息,也许是你抱着吉他或弹着钢琴。
当人们的目光都投向你的时候,当你越是被看见的时候,往往是越容易被试探的时候。
我们不常谈这些,也许是因为羞于启齿,也许是怕被误解。但正是这些不说的,才最容易成为我们的漏洞。
今天,想和大家聊聊台上服事人员最常经历的六种试探——也许你会发现,原来大家都面对着同样的挑战。
⸻
01. 荣耀错位:从“祂的光”变成“我的光”
起初,我们站在台上,是想把人带向那位至高者的荣耀。但慢慢地,我们开始在意掌声、在意被肯定的感觉,甚至在意谁录了视频、谁发了朋友圈。
当人们开始称赞你的嗓音、你的才华、你的服事,你心里是否偷偷说:“我还蛮不错的。”
渐渐的,骄傲也偷偷的进入了我们心里。
我们要提醒自己:
在台上,我们身上的光再美,也只是一面镜子。别忘了,是谁的光先照亮了你。
⸻
02. 比较与嫉妒:谁被重用,谁被冷落
“为什么每次都是她主唱,我只能伴唱?”
“明明我弹得更好,为什么他被安排上台比较多?”
这类声音,有时候不是别人说的,而是自己心里的暗语。
比较的根源是缺乏安全感,嫉妒的背后是对自己的位份不确定。
我们要提醒自己:
每一个岗位都有价值,在爱里,没有高低之分,只有彼此成全。
⸻
03. 感官的吸引:当“外表”胜过“敬畏”
当你站在台上,或是耀眼的聚光灯下,自然就会被人多看几眼。
而有时候,那些“看”也让我们开始在意自己的眼神、表情、打扮、姿态,甚至……在意谁对我们有“好感”。
特别是男女之间的微妙张力,在台上其实比你想的更敏感。
不管你是男是女,当你开始习惯那种“被喜欢”的感觉时,心就已经开始滑坡。
往往一个从台下投来的爱慕的眼神,就会让你朝思暮想欲罢不能,甚至容易滑向试探的边缘。
提醒自己:
在台上服事不是为了吸引人的,而是带领人,而带领人靠的从来都不是你的外貌或气质,而是你里面那份纯正和真诚。
⸻
04. 技巧重于生命:技术越好,心却越冷
台上的服事常常需要技巧,无论是唱歌、弹琴、话语、主持……我们很容易变得“专业”,但也很容易因此麻木。
当“表现”取代了“敬畏”,当“顺利完成”取代了“真实流露”,你也许没有跌倒,但你已经停下了成长。
我们提醒自己:
技巧能吸引人一时,生命才能影响人一世。
⸻
05. 隐藏软弱:我不可以失败,因为我是榜样
站上台,好像就得“完美”。
出错了、情绪崩了、生活乱了,我们也不敢说,怕人失望,怕被贴标签。
于是,我们穿上了一件“属灵的演出服”,笑容依旧,心却早已干枯。
我们要提醒自己:
你不是超人,你只是愿意被使用的人。真实比完美更有力量。
⸻
06. 情欲的试探:从眼神开始的战场
我们以为情欲的试探是“犯错的那一晚”,其实,它常常从一条信息、一句玩笑、一次暧昧的对视开始。
在团队里长期一起服事,彼此熟悉、配搭默契、情感共鸣……本是好事,却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,让“心动”取代了“敬重”,让“亲密”越过了“界限”。
台上的人相比台下的人而言,更多被看见,也容易被多人喜爱,这也很容易成为试探。
台上的人,不等于在台下就没有孤单。当心,在你孤单的时候,向你伸出的那只手,或是贴近你的那个怀抱,到底是温柔,还是危险?
有时,是你被主动靠近;有时,是你心里主动靠了过去。
我们要提醒自己:、
不只是身体需要有界限,情感也需要有边界,在“没人知道”的地方,依然要能守住底线。
⸻
让我们彼此共勉:
这些试探,并不是叫我们退缩不服事。而是提醒我们,在台上的光景,不只是“事奉”,更是一场“试炼”。
不要认为自己能够站立得稳,也不要独自对抗试探,更不要假装没事。
愿我们站上台前的那一刻,不是戴着伪装的面具,而是带着真实的敬畏。
愿我们的纯正,不只是“没犯错”,更是“心里纯正”。
愿我们对我们所爱的那位,永远忠诚不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