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人以为敬拜团只是在台上演奏歌唱,但其实很多敬拜团就像“现代利未人”一样,不只是唱歌演奏,更要负责“中国移动会幕”(不固定场地)的一切预备和搬运。
一、现代利未人的日常
在过去,利未人不仅仅负责音乐,他们还要抬约柜、搬会幕的器具、搭建与拆卸,这在民4章就能看到详细分工。
例如哥辖族负责抬圣物,革顺族负责搬幕布、帷子,米拉利族:负责柱子、卯、绳子和重物。
换句话说,利未人的服事中“体力活”占了很大比例。今天的敬拜团,搬运音箱、支架、线缆、乐器,和他们的工作非常相似。
对很多人来说,对敬拜的印象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歌声和乐器。
但对敬拜团队的成员而言,真实的日常是:提前到场搬运、安装、接线,聚会结束后拆卸、收拾、归位。
正常来说,他们做这些体力工作比正式聚会时间还要长。
很多年轻同工会调侃:“我们就是新时代的搬运工。”
二、现代利未人的素养
但换个眼光看,其实这也是利未人的托付在今天的延续。
看似卑微,却是敬拜的一部分,因为舞台上的声音,背后都靠这群人默默搬动器材才能发生。
他们需要操练一颗仆人的心,因为敬拜不仅是音乐,更是生命态度。能在最不起眼的搬运上甘心乐意,就是在小事上忠心。
而且搬运不是一个人的事,而是整个团队彼此扶持、同心协力的写照,这非常需要团队的合一。
既然敬拜团像利未人,就要学习他们:
1、有秩序与分工(哥辖、革顺、米拉利各有任务)。
2、有敬畏的心(抬约柜时要谨慎,不可随意)。
3、有安全与细心(圣物要遮盖,避免损坏或不敬)。
4、把搬运当作服事的一环,不是“苦工”,而是“献上”。
5、在汗水和辛苦中,看见自己延续着利未人的职分。
三、现代利未人的安全常识
敬拜团不仅是音乐的队伍,也是利未人的队伍;每一次搬运器材,都是在守护敬拜的发生。
但我们常常容易忽略安全,结果容易腰痛、扭伤甚至更严重的损伤。
今天特别为现代利未人们整理了一份 “搬东西安全常识清单”,简单实用,适合敬拜团同工参考:
1. 搬运前的准备
- 热身一下:搬重物之前,做 1-2 分钟的伸展或转腰动作,让腰背和肩膀活动开。
- 检查路径:确认通道畅通,避免被电缆、椅子或乐器绊倒。
- 确认重量:先试着轻轻抬一角,估算重量,必要时请求他人帮忙。
2. 正确的姿势
- 用腿部力量:蹲下去要用腿部力量起身,而不是直接弯腰用腰拉起重物。
- 贴近身体:重物尽量靠近身体搬运,减少对腰部的拉扯。
- 保持背部挺直:避免扭转或弯曲背部搬东西,转身要用脚带动身体,而不是腰硬拧。
3. 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- 量力而行:超过自己承受范围的物品,一定要两人或多人合作。
- 使用工具:尽量使用小推车、行李车或带轮子的箱子,减少直接负重。
- 慢慢放下:放下物品时同样要弯腿、保持背部直,不要直接弯腰丢下。
- 佩戴护具(可选):长期搬运或腰部有旧伤的人,可以佩戴护腰带。
4. 常见物品的安全提示
- 音箱/功放:一般较重,应两人搬运,并抓稳把手。
- 电缆/线材:注意不要绊脚,打包整理时要盘好、捆好。
- 键盘/吉他/鼓:乐器要有专门的箱包保护,避免边搬边磕碰。
- 灯光架/支架:注意支架展开和收拢时不要夹到手。
5. 穿戴与环境
• 不要穿拖鞋或高跟鞋:容易打滑或崴脚或砸到脚,建议穿运动鞋、防滑鞋。
• 避免戴复杂饰品:搬东西时戒指、手链容易被卡住或刮伤。
• 戴手套(可选):对金属架子、电缆、音箱边角敏感的人,可以戴防滑手套。
6. 搬完之后
- 拉伸放松:搬完东西后,花 1-2 分钟活动腰背和肩颈,避免僵硬。
- 及时处理:若有扭伤或疼痛,立刻冰敷休息,不要硬撑。
这样不仅能保护团队成员的身体,也能让服事更有喜乐和可持续性。
让我们一起同心合一的服事,守护每一次敬拜的发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