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了帮助大家解答关于敬拜服事方面遇到的问题,我们特别推出了“敬拜100问”栏目,这将会是一个教科书级的栏目,适合团队一起学习与讨论。
如果你有想问的问题,可以通过公众号跟我们留言,并备注“敬拜100问”,你的问题可能会被选入到下一期的分享中哦。
关于每一期的问题,也欢迎家人们在下方留言一起参与每次问题的讨论,贡献你的智慧和经验。
今天是我们“敬拜100问”的第49期,今天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是:作为主领我不喜欢会众的声音怎么办?
WORSHIP Q&A EP49
作为一个主领常常必须要面对会众,不喜欢听会众的声音,这其实是非常常见、也非常“正常”的现象。
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好好分析看看,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会众的声音。
01
为什么会不喜欢会众的声音
其实,我们不喜欢听会众的声音,背后的原因多半不是“嫌弃”,而是因为几个心理本能。
例如,我们都习惯音乐的“干净感”。
自己一个人跟伴奏唱歌或在排练时唱歌,通常声音都是干净、准确的、在节奏里的。
而会众的声音是:有人快一点、有人慢一点、音准飘一点、声音忽大忽小,甚至有人根本不在key上。
这让许多追求“敬拜效果”的主领很不习惯。
其次,主领常常极容易被“舞台感”绑架。
舞台型的歌手习惯专注“表现”与“听见自己”,而敬拜主领需要关注“会众”。
很多主领常常没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“进入表演模式”。
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我们都不喜欢听见“混乱”的声音。
当会众加入后,音场变得不稳定,很多都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声音,这会让一些主领感到焦虑、不安或压力。
所以问题其实并不是你不喜欢他们,而是你还没有一对“聆听会众声音的耳朵”。
02
为什么主领必须喜欢会众的声音?
赞美非常强调群体性的,我们赞美的那位非常喜悦群体的声音。
真正群体的赞美敬拜从来都不是“台上唱、台下听”,而是“全体的献上”。
主领不能因为自己声音好听,而忽略百姓的声音。
群体的声音代表一个群体的回应。
我常常去一些地方,我看他们火热不火热,从来都不是看台上唱得多好,而是看会众回应的声音有没有出来。
会众的声音可能乱,但是真实;可能不齐,但是真心;可能不完美,但都是生命的回响。
你越喜爱这声音,越能带领他们往更深处走。
03
如何训练自己“喜欢”会众的声音?
步骤 1:改变耳朵的焦点——从听自己,变成听他们
训练方法:
带领时刻意停下来几句,让他们唱。然后闭上眼,听一听那股如潮水般的人声。你会从混乱里听到真诚,从不齐里听到生命。
这是训练“主领耳”的第一步。
步骤 2:从“专业耳”切换到“主领耳”
专业耳听的是:准不准、齐不齐、稳不稳,而主领耳听的是:有没有回应、有没有心声、有没有渴慕。
当你切换到主领耳,你会开始:喜欢他们大声唱,发觉他们的回应比技巧更宝贵,听见他们生命在歌唱。
步骤 3:让会众的声音盖过你 —— 然后享受它
这是每个主领必须经历的突破。
你必须经历那一刻,你唱着唱着,忽然发现整个会场的声音超过了你。
那一刻你会感动到流泪,你会发现:原来这才是何等美好的声音。
步骤 4:用心鼓励会众,让他们唱得更好听
你越喜欢他们的声音,就越想帮他们唱得更响亮、更稳、更整齐。
于是你会自然而然地开始:
- 调整key让他们唱得到
- 简化旋律让他们跟得上
- 提示歌词的重要句子
- 给他们参与的空间
- 停下来让他们大声回应
而当会众越唱越整齐、越唱越自信,你就越来越喜欢他们的声音。
04
主领的成熟,就是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
表演者喜欢自己的声音,主领喜欢会众的声音,有牧心的主领喜欢会众的心声。
当你走过这个过程,你就从一个“会唱歌的人”,成长为一个“会带领敬拜的人”。
而每一个主领,都必须经历这个转变。
好的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盼望这些分享可以帮助到你们的团队,欢迎家人们在下方留言一起参与每次问题的讨论,贡献你的智慧和经验。
如果你有想问的问题,也可以通过公众号跟我们留言,并备注“敬拜100问”,你的问题可能会被选入到下一期的分享中哦。
祝福你们!
11月27-29日“天人合一歌唱训练营”:突破极限的三日歌唱旅程!
相关阅读:













